贺《坐看云起》正式出版

坐看云起昨天因闹肚子、发烧请假没来上班,今天不再发烧,感觉好多了,就来办公室,进办公室的第一发现就是我办公桌上摆着一本书《坐看云起》,作者逯志山,真的吃了一惊!逯老师终于出书了?!其实说惊讶,是因为多少年的期待今天成为现实!但这一结果也是必然,早晚的问题。

逯老师是从媳妇那里听说到的,他曾是她一年的班主任,当时不善言谈、很少对周围进行评价的媳妇这样和我表达:“这个老师很好”,这句话可能只有我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如果不是逯老师,她可能就考不上大学了,因为我对媳妇很满意,所以,我很早就对这个给我培养好媳妇的班主任也由衷地产生了仰慕之情。

再就是2002年,我开始工作了,电教中心的张老师和我说起“要说学术最专,功底最深的,应该数逯老师”,从此,我对逯老师的崇拜之情益增。

对逯老师的印象,简单总结下来,他属于谦恭无争、平淡低调、热爱生活、平易近人、语言较少的人,在我眼里,他就是那莲,濯清涟而不妖,在这个铜臭味这么浓的社会,他竟然还保持着那份自然、那份真我,在工作生活中,一直在影响着我。

今天逯老师的作品终于出版了,我由衷地为之高兴!是金子,终究有冒火花时候。对《坐看云起》,因为我的浅薄,实在没有资格作出评价,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书店没来读读,对于逯老师和他的作品,他的老师宋遂良教授是这样说的:

志山的文章写得好,皆因为人品好。他禀性善良,心灵空旷,感觉敏锐便能听到天籁地籁,看清被名利无损的世道,从而悲悯人性的弱点,他当然不能摆脱或超脱,于是发而为文,便酿成这些至情至真至美的文字。

志山的文章,弥漫着一种强大的人道情怀…….

志山的文章,内蕴着一种沉重的历史情节……

志山的文章,还有一种浓郁的民间色彩……

志山的文章,深藏着一种孤独感……

我只列了概要,总之,志山老师,虽不是我的老师,他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发此文祝贺《坐看云起》出版!

看到好多博友要求发文章评论,但因为菠萝才疏学浅,就转一下几位博友的文章链接:

茉莉花和叶的博客:孤独与绝望 —《坐看云起》外的那点情绪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鲁迅先生的《希望》是《野草》中唯一一篇我可以一字不差背诵的篇目,从高中开始疯狂的迷恋《野草》、背诵《希望》,却感觉自己从来没有真正走进过先生,站在先生墓前,却感觉离先生越来越远,也许是因为我背叛了孤独与绝望吧。

逯志山老师把《何枝可依》做了散文集《坐看云起》的首篇,可能也是反映某种心境。不知道逯老师心内的和我读到的是不是同一种情绪——孤独与绝望——哲学式的智者生活状态下必然充盈的情绪。《何枝可依》,我读完第二段的时候,脑子里面就不停的回环先生的句子:

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ǒfiSándor182349)的“希望”之歌: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至于《何枝可依》用的是什么文字符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份孤独与绝望。很久以来,我也知道,逯老师是一个孤独的人,逯老师是应该“惭愧”的,他“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极近似于鲁迅先生。可能其绝望距离鲁迅先生还有一步之遥,可能恰恰这一步之遥,逯老师永远不会成为“鲁迅”。这一步之遥还是不要迈出吧,放弃决绝的情绪,保持一点快乐,不是更“幸福”吗?

《成为田间的一棵稻子》应该是逯老师在山师北院时候的文字吧,逯老师早我几年踏过呼呼悠悠的小铁桥到小清河边看稻子,是的,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恰恰做了《希望》后的《雪》:“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生活本是如此,我们还是庸俗的快乐着吧?

《像鸟一样飞翔并歌唱》让我想到了萧红:“我想飞,但是同时又担心我会掉下来。”同样是羽翼在鲁迅先生周围的情绪。

每读完一篇,总是弥漫忽喜忽悲乍寒还暖,所以书已经到手几天了,我竟还没要读完。有书写的冲动,却总是被进进出出的琐事打断。“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龚定庵的情绪也是类似的吧?

前面的文字写完了,看到宋遂良老师序言里面说:“志山的文章,深藏着一种孤独感,他的《何枝可依》、《月照当窗》、《成为田间一棵稻子》,都是一些悟深意远的美文。我曾赞《何枝可依》有鲁迅先生《野草》的韵味。”原来,我与宋老师都在这起篇的文章中读到了鲁迅先生。我1996年到山师北院,宋老师已经不到北院给学生上课了,1998年到山师南院,宋老师已经退休了,所以没有能听到宋老师的课,实在可惜。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62a7c0100flso.html

陈汝浩先生的博客:

10月24日,逯志山先生赠新刊散文集《坐看云起》一册,捧读一过,札记数则:1、《等待》:“不再盯着小人书上的大苹果琢磨半天”,“也不再尾随猴子的红屁股后面跑遍全村”。刻画童心,令人莞尔;而童年物质、精神生活之匮乏,亦委曲道来。一石二鸟,的为妙笔。2、《母亲》、《父亲》两篇,不假雕饰,而深情溢楮墨间。3、宋遂良先生系拙荆之师,曾于课上将他人赠送诗集随手转赠拙荆,此集尚存寒斋。4、韩先生、常先生均是我的恩师。1991年韩先生曾约我晚上到他家看电视剧《围城》,韩先生引美籍华人夏志清语向我推荐说:“钱锺书学贯中西,《围城》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小说。”次年,我托同学买到人民文学本《围城》。自此凡与钱氏相关著述,见必购存,至今已逾百册。又曾于课堂推荐《芙蓉镇》,谓此书在茅盾文学奖中篇幅最短,写得最好。我也买来此书仔细阅读数遍。常先生好饮,酒后上课愈发精彩。红光满面,声音洪亮,妙语连珠。曾于课堂讲有的同学作文语句不通,读起来不像人话,犹如博兴人唱戏:“出门来,扬马打鞭。”满堂哄然。惜两位老师均归道山。读逯先生文,令人酸鼻。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0d0a10100f8y2.html

魏恒远先生的博客:

国庆节前,在桓台一中任教语文的逯志山在博客上留言,与我交流了一些在学术方面的观点,我嘱其如果对王渔洋以及桓台地域人文传统感兴趣,可以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文字,他欣然答应,并提议说国庆节期间一起小座,顺便进一步交流。我也欣然答应。

其实,对于逯志山我并不陌生。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就识了他。那时候,我在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县属邢家中学教语文。这所学校原先是一所县里除四处高中之外的六所小高中之一。1981年7月,我从师专毕业后,揣着盖着县教育局大印的调令来到了这所中学。按照县里的规定,当年这所学校是要招两个高中班的,直到秋季开学,招生计划仍然还有相当数量的差额。不仅邢中,其他的小中学的情况甚至比邢中严重得多。于是县里决定停招高中生,临时开办初三辅导班。一年后,县教育局决定停办高中,学校改为一所县属初中。认识逯志山就是在这个时候。在我的记忆里,他来在学校开学以后从外学校转学过来的。因为在不久前毕业的高中班里,有他的姐姐,他到学校上学,就是他姐姐领着送去的。所以,尽管他并没有安排在我任教的那个班,但这个略显黑瘦、看上去有些腼腆的孩子一到校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他的了解也逐渐多起来。其实,他也是个活泼的孩子,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同样显示出自己的睿智,在他们不太注意的时候,我也经常听到他有一些幽默的话语,给我的感觉,他很快地融入了同学们之中。与我一间宿舍的刘老师当时已经三十多岁,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他给志山当班主任,也教着语文课。因为工作关系,因为业务关系,他经常提到逯志山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因为平行班的缘故,有时候我也替刘老师代几节课,给我的感觉,志山确是一位好学生。

然而不久,我因工作变动离开了这所中学。对于志山的了解就定格在端端正正坐在教室里的样子。如果不是后来偶然的机会,志山也许不会再次走进我的世界。

大概是1998年前后我在报社工作的时候。一天,我看副刊大样,看到一篇属名方丈的文章,文笔优美,行文流畅,给我的感觉很是爱不释手。于是问版面编辑这个方丈是谁?是哪里的?值班编辑只知道这个人是桓台一中的语文教师,至于姓什么叫什么,他也一概不知。后来,一位在一中工作多年的朋友光临报社,我问他认不认识一个笔名叫做方丈的老师。开始他说不知道,我说这个人肯定是一中的语文老师,朋友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对我说,这人肯定是逯志山。后来的事情证明了朋友的话。于是,一位才思敏捷的志山留在我的印象里。在后来的时光里,碰到相熟的人便经常提起他,称赞他一番,但长时间内并没有看到他。据说,他曾经去过报社,不凑巧,他去的时候我并不在单位。

一晃几年又过去了,我的工作岗位也早已发生变化。但是与志山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曾经见过面,但并未深谈。倒是网络,使我们经常相互光顾彼此的领地。有了博客,交往起来倒显得十分方便。看过他的博客,文如其人,睿智中不乏诙谐,偶尔发发纸条留留言,显得十分谦逊。我也从他的博客中了解他的一些近况,有时候也在他的文字后面发表一通评论。直到国庆长假期间小聚的时候,看到了他自己出版的文集《坐看云起》。相约的时候,他只是说三五文友小聚,并没有说出版书籍,突然间看到,着实令我刮目相看。志山在默默间已经长成一棵大树。

《坐看云起》是一本散文集,在这里,记录了志山的理想,记录了他的人生态度,也记录了他的酸甜苦辣。是书的首篇《何枝可依》,把自己比做曹操笔下那只“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乌鹊。在这里,抒发了自己的理想与人生态度。“我要寻找一株高大的树,一株主干挺拔枝叶披离的大树”,“我离去,因为我无法把自己许给自己的诺言轻轻抛弃”,“我思慕着一个菊花盛开的小岛,却觅不到送我的东风”,“漫漫长途我已经累了,却找不到歇足的礁石”,表达了自己的抉择与理想。而“我只好飞翔,疲惫地飞翔。在电闪雷鸣的森林之上,在烈焰熊熊的荒漠之上,在狂风咆哮的大海之上”,则表明了自己一往无前的信心与决心。

再说《坐看云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透露出的是一种从容淡定的人生练达,是一种人生态度。从书名,不难看出他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态度。我没有详细看完是书的所有篇章,仅从首篇的立意,不难看出志山的用意。志山的老师,山师大教授宋遂良先生在所作的序言中,对志山的人品、文品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我曾奢望能够在书香如此淳厚的地方学习,也曾奢望能够享受恩师的阳光雨露,也曾想象有一天自己能够下笔千言一蹴而就,更曾想象能够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然而,所有的愿望都为自己不求其解不求进取的懒惰所累,至今一事无成。志山在送给我的书扉页写道:非常感谢魏老师对我的关怀与鼓励!当年是我师,今日是我师,永远是我师。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得很。鄙人才疏学浅,虽称老师,几乎误人子弟,一瓶不满,枉为文人。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看来,我也只能以此来为自己开脱了。

呵呵,不管咋说,如今虽非“文章千古事”的时代,毕竟著书立说者不乏其人,能够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现实中做到如此学问,也不枉自己所学。

作此文,以示祝贺,与志山共勉。

原文:

思章老师

认准了方向,就要勇敢地走下去,十年磨一剑,我相信,只要坚持,一切都有可能。

相关日志

  1. 没有图片

    2010.05.20

    月光删除两篇最新日志,原因不知

    就在上午还发现月光博客上更新了两篇日志,其中…

  2. 没有图片

    2010.07.21

    油污下的灵魂(纪念大连清理油污遇难战士)

    曾经发过一文《地球灾难之:可怜的海鸟》,就是…

  3. 没有图片

    2009.07.08

    Windows 8 未来的样子

    Windows 7 已经让我们感觉挺爽了,但…

  4. 没有图片

    2012.02.16

    《活着》:京城上访村的除夕

    中国上访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尧舜时代。当时,衙…

  5. 没有图片

    2013.03.20

    陈光标 石述思《标哥的世界很无奈》

    忙了一阵,得休息一阵,从优酷看了这个视频,一…

  6. 没有图片

    2011.08.17

    从8090淘宝店团的Nike,大家来看看有多牛,欺负俺没穿过名牌?

    今天从淘宝8090淘的nike,接到取货电话…

评论

  1. newcoin 2009.11.07 10:55上午

    现在社会上的确很少有这样的老师了……..能让你媳妇碰见,也是很幸运的事啊,呵呵

  2. 风中的峰 2009.11.05 11:40下午

    哇!好长!!眼都看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