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徐老师博客逛逛,xuqiying.cn,发现徐老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教育者,此文对教育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转发给关注孩子教育的朋友,一起交流,也希望中国教育哪天能有改观。
我深受应试教育的毒害,到现在三四十年过去了,我的儿子还在应试教育的毒瘤之下、魔掌之中摆脱不掉。实在让人痛心疾首!
今天静下心来看了看朋友推荐的教育纪录片《盗火者》,只看了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就了解了很多和我有同样感觉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做着力所能及的建设性工作,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在改变着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比如叶开整理出版了《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系列,20多位一线教师集结起来调研了四个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写了20多万字的调研材料。并成立了越读馆。很多作家主动加入并推荐自己了解的文章…..等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能够睁开慧眼,重新整顿教育,重新定义教育。教育是一个理想化的东西,但现在却被利益化,这才是根本之所在。
在第一集里,这些致力于改革语文教材的专家指出小学语文教材的四个缺失:
1.事实的缺失,在名人身上虚构事实,混淆是非。比如七岁的爱迪生用镜子的特性救了患急性阑尾炎的妈妈。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记载是1880年以后,爱迪生出生于1847年。就算在爱迪生身上有这个事件的发生,那时的爱迪生也已经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了,而并不是文中所说的“七岁”。所以这篇文章明显是错误的,生搬硬套的。如果让我们一代代的孩子在读这样的教材,那真该立刻拯救孩子们于水火之中啊!类似这些文章的编纂者和误判误杀呼格吉勒图的法官有什么区别呢?一个是慢性精神折磨,一个是肉体伤害罢了。
2.经典的缺失,很多文学大师的文章被莫名删改,不被尊重。
3.儿童视角的缺失,模糊孩子的想象,强扭孩子的判断力。文章穿着孩子的外衣,带着孩童的面具。实则用的全部是成人的视角。
4.快乐的缺失,什么妈妈的白发呀,老了的妈妈,缺水的母亲,孩子眼中的生活会有这么痛苦吗?
就像叶开所说,语文教育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立刻行动起来,改变现状。
应试教育的通病,我觉得是故意为之,洗脑从娃娃抓起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现在想改变这种状态,太难了。便至少我们应该都要意识到这一点,孩子送到学校,并不是一送了之,孩子的发展,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